2025年第三季度AI應用市場報告發布
2025-11-05 18:19 AI

10月28日,國內知名的商業智能數據服務商QuestMobile發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中國AI應用市場報告。數據顯示,截止2025年9月,AI應用市場上移動端和PC端月活躍用戶量分別達到7.29億、2.00億,其中,移動端原生APP、In-APP AI及手機廠商AI助手整體規模分別為2.87億、7.06億、5.35億,較三季度初的7月份分別增長了3.4%、9.3%、1.2%。

?

?

這當中,頭部陣營的整體格局相對穩定,不過競爭相當激烈。豆包APP 在這個季度也實現了對DeepSeek APP的反超,二者月活躍用戶規模分別為1.72億、1.45億;而在PC網頁端,DeepSeek仍居于第一的位置,月活躍用戶規模為5252萬,緊隨其后的百度AI助手、豆包分別為3426萬、2572萬。

經歷了半年多的高速爆發,互聯網/科技企業原生APP的頭部格局相對穩定,且呈現出捉對廝殺的格局,例如,經過三個季度的努力,豆包終于超過了DeepSeek,二者月活躍用戶規模分別為1.72億、1.45億。騰訊元寶、即夢AI、Kimi位居第二陣營,月活躍用戶規模分別為3286萬、1012萬、967萬。

相比頭部的穩態,深耕垂直領域的中長尾玩家正在悄然爆發,例如,豆包愛學(AI學科教育)、AQ(支付寶旗下AI健康顧問)、快對AI(AI學科教育)月活用戶分別為876萬、785萬、647萬。這三者均為深耕垂直領域的玩家,尤其是AQ APP,在短短三個月里月活用戶規模增長了237%,用戶黏性也快速增長。

?

?

手機AI助手也已經進入生態競爭的階段。短短一年內,六大手機廠商AI助手的用戶規模增加了6500萬,同比增長13.9%。各手機廠商紛紛從系統底層的“智慧引擎”出發,延展至感知、交互、記憶等多維度的應用生態,構成了識屏類、建議類、視覺類、記憶類、摘記類等應用方向,并通過調用第三方APP、引入智能體的方式,為用戶提供無縫的便捷體驗,也進一步強化自身的“生態入口”價值。

不過,手機AI助手想要實現這個目標,還有很大挑戰。例如,在月人均使用時長上,互聯網/AI科技企業原生APP依舊保持領先,達到117.7分鐘,AI應用插件、手機廠商AI助手分別為31分鐘、5.3分鐘,足見手機廠商AI助手想要進一步占領用戶心智,仍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
?

?

此外,PC網頁端應用經歷了高速爆發之后,增長逐步見頂,除了DeepSeek網頁端、百度AI助手網頁端月活躍用戶規模分別達到5252萬、3426萬之外,超過85.3%的玩家月活用戶量低于50萬,不足三成PC網頁應用實現正增長。

?

?

大廠爭奪“生態協同”

重現移動互聯網時代“小步快跑”模式

綜合來看,三季度整個行業的增長,得益于行業發展策略的轉向。過去幾個月,不同于硅谷廠商持續合縱連橫堆積算力的打法,國內各廠商迅速跳過了參數比拼的粗放競爭階段,競爭焦點轉向生態協同模式。

一方面,通過性價比的方式實現精調、優化模型,大廠們形成了一定的節奏打法,以實現讓模型能力精確匹配客戶需求的目標。統計顯示,僅僅2025年1月到9月,頭部互聯網集團共完成182次模型升級。

具體來看,百度、阿里、騰訊、抖音前三季度大模型更新頻率分別為3.8天/次、4.6天/次、6.6天/次、8.0天/次,可謂是將移動互聯網時代“小步快跑、快速迭代”的競爭模式徹底搬到了AI時代。

2025年9月,月活躍用戶規模TOP 50的AI應用中,In-App形態的插件應用占到31個,可謂遙遙領先,前三位的分別為百度AI搜、抖音AI搜、微信AI搜。相比之下,PC網頁端應用、手機廠商AI助手、互聯網/AI科技企業原生APP分別為8個、6個、5個。

?

?

同時,AI應用插件的落地數量繼續增加,全行業TOP20 App中,平均每個App落地了2.5個AI應用。